colorwear小分队”将红色革命老区——泸州市叙永县枧槽苗族乡作为本次调研基地,通过中药染料的研发,将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为扎染染料原材料,带动当地中药染料植物的种植;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扎染技艺的传承推广,助力发展以扎染传统技艺为特色的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切实提高当地村民收入,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实现革命老区乡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在枧槽苗族乡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小组于7月22日-25日前往枧槽苗族乡当地进行为期四天的调研,虽时间不长,收获却颇丰。

第一天上午小组成员定时聚集在车站,坐上了前往枧槽的大巴,时长4个多小时。到达枧槽后,当地政府文化专员古庆老师对志愿者进行接应,并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水平情况和枧槽乡的一些红色革命历史。枧槽苗族乡位于四川边缘地带,夏天气候凉爽,且预期2020年间完成直达高速公路的修建。到达枧槽苗族乡的第二天,古庆老师便带领成员们前往邻近枧槽的摩尼镇扎染蜡染苗绣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

摩尼镇扎染蜡染苗绣合作社是由四川省文化旅游厅进行定点扶贫的一个合作社。时常会邀请扎染蜡染专业人士(如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等)对当地的无固定职业的妇女进行技艺培训,当地的妇女学会后制作的扎染制品会进行售卖,近可现场售卖,远可出口国外,为当地贫困人口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第三天,古庆老师便带领小组成员前往枧槽苗族乡五老沟苗寨,当地秀成苗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枧槽乡扎染蜡染苗绣传统制作坊带头人杨安平老师的初心与本团队的目标完全相同,那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好地保存、传承下去,在他绘声绘色地讲解下,同学们更近一步了解的当地苗族扎染文化的历史,同时也带同学们了解了另一苗族技艺——蜡染。在枧槽的最后一天早晨,团队便返回五老沟苗寨,与杨安平老师进行合作意向书的签订,过程十分顺利,并与杨老师以及当地苗族文化传承手艺人进行合影。
本次前往红色老革命区——叙永县枧槽苗族乡,时长虽短,但收获颇丰。这也证明了在泸州地方文化传承的路上,也有许多不同的人在与我们一同前行。作为医科大学学子,定当利用好医学科研成果,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研发出更多不同色系的中药染料,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而努力,圆满青年大学生下乡的红色筑梦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