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积极响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主题,应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开展暑期高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号召,为推动农村结合科技发展的新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水平,提升志愿服务队员的社会实践能力。西南医科大学儿科学系组建的“福缘采果志撷芳,网上传情十里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眉山市仁寿县满井镇,开展三下乡活动。

一、初到目的地,追寻过往农耕
7月1日 第一站
志愿服务队前往展览馆,参观了许多老旧农耕工具,从整地、播种、种耕、收割、脱粒到做出食物,从清棉、纺纱、络筒、织造到做出成衣…轻触上面布满的灰尘可以感受到岁月流逝的痕迹。在工具机械化逐渐普及的今天,绝大多数传统工具,已经被先进的机械所取代,而它们则是被送往展览馆,进行时光封存,留与后人观看。
志愿服务队在这里追寻前人的脚步与痕迹,参观当时的农具与器械,领略他们的智慧与勤劳。参观曲辕犁,看着那弯曲的曲线与有力的棱角,不由得赞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有上个世纪火遍大江南北的脚踏式缝纫机,轻轻踩动,还能喑哑作响,伴着这低沉的声音,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纺织厂,周围围绕的是作响不绝的缝纫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工具,一如舂米的石臼,再如月饼模子,又如木质谷子风车,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工具是人类智慧的外显,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诠释。“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人民的幸福生活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唯有踏实劳动、勤勉劳动,才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在前行道路上,无论时代如何风云变幻,我们都应始终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发扬光大劳动精神。
二、授人以渔,动员千家万户
7月2日 第二站
志愿服务队举办农业技术分享会,邀请四川省脱贫攻坚战优秀个人,橘树种植专家徐文科,作为主讲人,讲授专业技术知识,让科学的农业知识传播到每一家农户,在种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8:00,志愿服务队赶到了仁寿县新店乡柑橘协会,刚下车,就见一棵被铁架罩住的柑橘树,根系发达,枝繁叶茂,挂满青果。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下,工作人员便介绍到:光是这一棵树就能结一千斤果。大家不禁感慨时代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人民的劳动,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发挥作用。紧接着志愿服务队开始打扫开会场地、拉横幅、搬凳子,紧锣密鼓地准备会议。
很快,分享会便拉开了序幕。徐老师首先鼓励果农们要在柑橘种植的道路上坚持不懈,越走越远。接着他讲到具体的种植技术,如何合理施肥、枝丫修剪、处理顶果,防虫防害;施肥讲究按需施肥,如土地中缺少某种元素会在果树的生长过程中体现,及时发现问题,并施用相应肥料十分重要;枝丫的修剪也很重要,修剪顶枝,果树向四周下垂生长,尽量避免受到暴晒,这样才能让果实皮薄、汁多、味甜。柑橘种植专家徐老师分享了许多关于柑橘种植技术和经验,在场众人都受益匪浅。
14:00,志愿服务队一行人跟随徐老师,前往各个实践基地,检查每一座果园水果的生长情况。根据果园存在的不同情况,徐老师分析其原因并给予通俗易懂的解答,让果农们收获良多。农业原来也有很多学问,正如徐老师所说,甩手掌柜是干不好农业的,农业就是要扎根土地,实践才能出真知。
很快,志愿者们刚学到的知识就有了用武之地。在果园里,一个七旬老公公,背缕佝偻,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正费力地用竹竿撑起下垂的树枝,志愿者服务队员走上前去,帮他撑起树枝。然后将刚刚从徐老师身上学到的绑枝技术,讲解给他看,两只手一转一拉,便是一个活结,往树上一套,利用中间主干将四周下垂的树枝全部拉起。老公公也发现这种用绳子代替竹竿支撑的方法,会极大提升干活效率。
只有不断完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才能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每一位果农流下的每滴汗水,都是为了能改变现在的生活。曾经的荒山现在已经变成万亩果园,父老乡亲们也逐渐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三、安全卫生,从你我做起
7月4日 第三站
为应对盛夏高温天气,增强大家防暑安全意识,避免中暑事件的发生。志愿服务队员首先针对如何预防中暑以及对中暑后应该如何急救进行详细地讲解。在发生中暑时应当暂停工作,到凉爽的地方休息,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因水分的大量丢失而发生休克。如果发生中暑导致昏迷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转移至阴凉处,及时散热。在意识恢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液、十滴水等降暑药物。同时志愿服务队员也讲述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尽量不前往人流密集处,出门要戴口罩、勤洗手。在宣讲过程中,果园工人对志愿服务队员所提及的方法深有感悟,频频点头。
志愿服务队员同时也针对农村常见的溺水、食物中毒等疾病,讲解急救措施,并进行现场示范。果农们对此表示收获良多,并向队员提出了有关于摔伤的问题,队员边详细地解答,边现场进行了如何包扎、止血、固定可能存在骨折的损伤。嘱咐大家在发生此类事件的第一时间要拨打120急救电话,不可擅自搬动,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此次宣讲活动,有利于提高果农们对于夏日常见疾病的预防意识,以及在出现此类事件时能正确地处理。对于志愿服务队员们来说这是一次特别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能够将书本知识灵活的运用在生活中,在帮助果农提升健康意识、医疗意识同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积累宝贵的经验。

四、助力乡村,果园直播
7月4日 第四站
17:00,落日余晖,志愿服务队员前往果园种植基地,在下地劳作的同时,开启了第一场直播。在直播过程中,队员首先向观众们介绍了果园基本情况,果子种类,上市月份等;接着介绍了未成熟果子上的贴纸,是为柑橘果实贴上遮阳纸,贴贴纸是因为夏季下午,太阳毒辣,气温高,紫外线强。柑橘果实长期受太阳照射,将导致果肉缺水干涩,口感不好;果皮干皱缩水,卖相不佳,严重影响品质与销量;最后,队员向观众们展示即将在网上销售平台上市的橘子,并展示包装礼盒以及其他价格信息。在直播带货的同时队员们也向更多的人展示了农村结合科技发展的新模式,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农业产业化的新水平。
19:00,残阳将尽,下地劳作直播结束后,开启了第二场直播。直播中,志愿服务队员首先向观众们介绍了果园的地理位置、种植面积与建园历史。然后,又向观众们详细介绍了蜂糖李、爱媛、春见、冬见和橙香四季一号等品种,并着重比较了他们的优缺点,给一些有购买意向的观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最后,队员向观众们描述了果园未来的规划,以及对果园的年产量作出初步的预估。通过本场直播将仁寿县新店乡优质柑橘推向更广人群,进入更大市场,对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柑橘特色产业将发展的更具规模化、高质量化,将带领更多的群众致富。本次三下乡活动,在普及更多的农业和安全卫生知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对志愿服务队员而言,通过本次三下乡活动,深刻认识到:劳动的光荣、创造的伟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布局,以及三下乡活动对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加速作用与决胜脱贫攻坚的助力作用。